世窗信息助力內蒙古免疫規劃平臺覆蓋全區
項目背景
為積極響應國家近年來推動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保護居民免于傳染病侵襲,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與世窗信息展開合作,部署省免疫規劃平臺,建設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免疫規劃服務能力。
- 《關于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意見》
- 《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和健康促進法》
- 《國家藥監局關于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建設內容
部署免疫規劃平臺
實現疾控數據互聯互通,通過PC端與移動端多種展現形式將區域內與疾控相關的數據通過直觀、清晰的形式進行展現,保障數據的及時性與準確性,推動信息共享,提升公共衛生決策指揮水平。
建設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
提高管理水平,體現規范管理、科學管理、現代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克服長時間排隊等候等傳統接種門診弊端,打造和諧科學接種門診環境,滿足更高層次的服務需求。
搭建冷鏈管理體系
保障疫苗流通溫度安全,對整個流通環節數據進行采集、監測、上傳、記錄、留存,對疫苗流通全程監管,確保疫苗流通安全。
優勢亮點
全面
支持疾控業務的多應用場景,并支持疾控業務集成化,相關產品具備推廣性及復用性
穩定
系統均通過權威第三方檢測,性能指標、安全指標、壓力指標均滿足要求高峰期間服務器各項性能檢測指標均低于預警值
專業
世窗信息扎根服務疾控行業 10 余年,全程參與疫苗追溯區塊鏈應用技術規范的標準制定,技術架構、產品模式、服務保障行業領先
準確
基于疾控數據指揮調度平臺,整合疾控多項數據,各維度數據統計模型合理、數據結果精準可靠,實現各級管理機構精準的指揮調度
實施價值
借助免疫規劃平臺,內蒙古自治區已為上千萬名居民建立了電子接種信息檔案。
為12個市區,104個區縣,1835家接種門診及產科醫院,為300萬名兒童提供免疫規劃服務,實現全區域覆蓋。
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的建設,實現了預防接種全流程數據采集和服務質量控制
推廣復用
“掌上石家莊”黨政協同辦公平臺
項目背景
為全面貫徹國家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政策,落實河北省推進省會建設發展意見,石家莊市學習借鑒廣州、上海等數字政府建設先進地區的項目建設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世窗信息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掌上石家莊”超級應用的黨政協同辦公平臺
-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
- 《“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
- 《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
- 《國家電子文件管理“十三五”規劃》
建設內容
協同辦公系統
部署在石家莊政務云平臺上,對接現有政務服務平臺,連通全市各政府部門、單位有關業務系統和省級公文系統,加強了公文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助力市縣鄉各部門移動辦公集約共享,并具備向村(社區)級擴展能力
視頻會議系統
有效整合全市政府部門、單位視頻會議資源,實現視頻會議終端、PC終端、手機終端、簽批終端互聯互通,滿足“搭積木”式會議場景需求,同時具備接入市直部門視頻指揮系統能力
即時通訊功能系統
依托移動互聯網利用VPN隧道和加密傳輸技術,搭建可視化“新聞播報”式的全市政務即時通訊
優勢亮點
兼容
全面實現與眾多服務器廠家、操作系統廠家、數據庫廠家、中間件廠家的適配,支持向自助終端、多媒體查詢、大屏分析、社區微腦等多種場景拓展
穩定
系統均通過權威第三方檢測,性能指標、安全指標、壓力指標均滿足要求,高峰期間服務器各項性能檢測指標均低于預警值
創新
針對緊急事件進行處理的“政務一件事”服務,助力領導隨時隨地掌握緊急事件實時動態,兼顧正常辦公和應急處理
專業
產品、售前、研發、客服、業務、實施等各項專業團隊提供24小時輪班不間斷服務,為“掌上石家莊”黨政協同辦公平臺的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實施價值
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智慧化水平,實現政府機關“指尖辦公”
市、縣、鄉三級各政務部門約8萬名公職人員協同辦公,提升各級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水平和工作效率,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助力各級機關及時精準地發現問題、對接需求、研判形勢、預防風險,以相對最小成本,解決最突出問題,取得最佳綜合效應
推廣復用
滄州市審計局審計新模式成為國家試點
項目背景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關于堅持科技強審、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滄州市審計局立足審計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趨勢,堅持數據先行,持續推進審計方式現代化,與世窗信息展開合作積極探索出適用于市縣兩級審計機關的大數據審計轉型升級新模式。
- 《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
- 《關于實行審計全覆蓋的實施意見》
- 《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
- 《“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
建設內容
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管理平臺
將建設單位、中介機構、審計人員、決策領導4類用戶納入管理范圍,在全國率先將多級數據比對分析技術成功應用于投資審計,可以快速精準定位問題疑點,自動生成疑點報告,實現了程序審計和造價審計智能化
審計發現問題定性及處理應用平臺
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可參考借鑒的規范化模板納入平臺,將常見的審計問題,連同適用法規、規范性表述集成在一起,打造出了屬于滄州審計人自己的“百度”
審計大數據分析平臺
內嵌多個實用性強、可用度高的數據分析模型,實現了對財政數據、財務數據、外部數據等領域數據快速采集、授權管控。通過將被審計單位數據與數據庫關聯比對分析,篩查疑點,達到審計全覆蓋的理想效果
優勢亮點
創新
包含多項主體功能,覆蓋審計全生命周期,使審計過程透明化,高效化,可追溯化,還可隨時按照業務需求進行相應功能擴展
全面
參考眾多審計人員的豐富經驗,內置大量程序審計規則,可自動審計項目程序,篩查出審計問題。根據政策變更,不斷更新調整審計規則
準確
對審計數據進行整合,快速準確地進行多維分析比對。自動提取相互關聯的審計數據指標,根據需求生成動態報表,全面直觀地輔助領導決策
專業
將投標文件、結算文件、控制價文件進行比對,篩查出其中的疑點問題。追蹤資金流向,比對各環節財務明細,使得資金使用更加規范化
實施價值
實現數據資源“一張網”,有效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提高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力度,減少財政資金損失
滄州市審計局的做法為各級機關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提供了借鑒。2019年12月,滄州市審計局成為全國投資審計大數據融合式研究七家試點單位之一
所有信息化應用平臺全部實行市縣共享共用,解決了縣級審計機關信息化建設不均衡、專業人才短缺的難題
世窗信息為河北省農業廳打造“智慧農業一張圖”平臺
項目背景
依據國家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部署,近年來,河北省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積極促進農業信息化與現代化融合,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在物聯網、地理信息、智能化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全面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要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掌握全省農業農村宏觀和微觀數據最為關鍵。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
- 《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 《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建設內容
數據資源庫
建立河北省農業農村統一數據標準,為省內農業農村數據共享建立統一規則,再基于已經形成的標準規范對各類數據進行采集、清洗、轉換、共享、交換及分析,按照數據資源目錄進行匯總,形成智慧農業一張圖數據資源庫
服務管理平臺
通過開發數據服務系統、數據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數據挖掘系統來滿足廳內數據服務功能和實現數據服務機制,為涉農部門提供面向應用的數據、管理與服務,建立部門數據共享、資源整合的長效聯動機制
平臺應用系統
主要實現對一張圖的專題進行展示和管理,分為專題展示、專題發布、分類管理。根據數據資源信息分為共6個子系統分類。通過不同專題的權限分類,給不同的用戶開放不同的內容,從而達到按需查看的目的
優勢亮點
全面
對整個數據資源目錄進行管理,同時對數據應用接口和數據開放進行審核,實現廳內業務數據的分享與調用,從而提升數據利用能力
智能
整個數據抽取過程自動化執行和監控。通過作業的全生命周期監控,當發生數據抽取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排查,發現并解決
準確
對已入庫的數據資源進行加工處理、分析挖掘和可視化展現,對業務數據資源進行報表分析、可視化專題分析等,通過分析結果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
創新
通過流程式建模、拖拽式操作和可視化配置等操作,從大量的數據中通過算法搜索隱藏于其中信息并對信息進行進一步利用
實施價值
對農業用地、地理分布、產業結構和資源利用實時監測,涉農部門可以準確把握省內農業動態
使省農業廳在生產決策、資源配置、科學調度、應急指揮、上下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達到了以圖管農的理想效果
對省內農業資源信息的采集、清洗、整合、分析以及深度挖掘預測,為產業規劃和行政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東光縣教育信息化督導管理指揮系統被教育部評為河北省優秀典型案例
項目背景
2019年,立足東光教育現狀,結合國家實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東光縣教育局經過深入細致調研,創造性地提出了“一融雙督”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與世窗信息合作研發建設了東光縣教育信息化督導管理指揮系統
-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
- 《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
- 《教育督導問責辦法》
- 《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
建設內容
一融雙督
一融就是融多家之長,將本地優質教學資源與全國優質教育資源融合,形成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強大教育資源平臺。雙督就是督質量,狠抓教學過程促提升。督行為,狠抓教育管理促規范
四級聯動
協助教育局實現教育教學可視化、常態化、精準化管理,實現教育局、中心校、學校、家長四級聯動,協同管理,數據上通下達,打造區縣域互聯互通、應用齊備、協同服務的“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五維一體
借助5G、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新技術賦能中國縣域“教育新基建”創新應用的綜合性督導管理平臺,包含五大模塊,18大子系統,覆蓋了督導、管理、教學、資源、服務五大場景
優勢亮點
精準
將縣域所有教育信息及數據全部納入信息化平臺進行統計監管,實現對教育教學工作“網絡化、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精準管理
共享
教學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解決不同區域內教學資源無法共享,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促進全體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共同提高
實時
對縣域所有學校的重點點位進行動態巡查,對民辦園收費、考勤工作、營養餐購置發放情況進行實時監管,保障教師及學生在校園內的人身食品安全
便民
開設線上辦公、線上招生、廣泛聽取人民群眾訴求和建議的窗口,打造更加高效透明的行政管理服務體系,提升縣域人民對區域內教育的滿意度
實施價值
2021年12月,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中被評為了河北省優秀典型案例
經過2年多的建設和實踐應用,東光縣教育信息化督導管理指揮系統已經發展成了集云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于一體的教育服務、治理集成化應用
系統覆蓋全縣206所學校,學生62000多名,教師5100多名,校車50多輛和4600余個學校監控全部納入平臺進行管理